Wednesday, March 08, 2006

相看两不厌--Hudson Journal 2000


在美国,从读商学院到现在工作的五年里,大大小小的面试经历过许多。从紧张慌乱到动静相宜,侃侃而谈; 从被人上下打量而无所适从到昂昂然正视任何目光,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道行越来越深。

罗切斯特的冬天酷寒多雪,冬季却也正是各大公司开始从商学院聘人的时候,全职和实习都是那时开始。 我因为签证不顺, 是冬季入学的。 刚刚应付了繁重的课业,找定了公寓, 开始熟悉美国的求学生活,想到下一年昂贵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心中依然非常不安。忽然就被告知要开始去找夏季实习的工作,为毕业后的正式工作积累经验。 念了一个月商业院,对美国实业界还一无所知的我就那样开始了我的美国面试生涯。

成功的面试往往应了一句话, 叫做“相看两不厌”。这个看包含了对你谈吐, 学识, 能力,个性的综合考量, 初出茅庐的时候虽然青春可人, 稚嫩, 紧张的应对却让人一眼看穿而失去机会。毕竟商学院的毕业生是各大公司争抢的专业人才,不是简单的面目可人就可以有机会。

一个寒冷的午后,我正从自习室苦读了一个上午,出来透透气。习惯性的转到职业管理办公室(CAREER OFFICE)的门口,看有没有新的公司来学校面试的通知。布告栏里贴了一张当天的面试名单,是纽约一家大商业银行。粗略的瞟了一眼,正要离开,突然觉得两眼发黑,两腿发软,我的大名居然也在名单上。看看时间,是 一点半到两点。我还有五十分钟-那是穿着毛衣仔裤,目瞪口呆的我。

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明白为什么我居然不知道或不记得有这个面试。我试着飞快思考,看我有什么选择。放弃不是我能承担的选择,以现在的打扮去面试,将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声誉,专管职业管理的系主任肯定会给我脸色。 五分钟之后,我坐上了回公寓的校车。公寓离学院只有七,八分钟的路程,但我要分秒必争。

冲进门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换上了西服套装和丝袜,裹上尼大衣,稍加妆饰,抽出两张简历放进文件夹。冲下楼来。校车要等十五分钟,坐五分钟。我只能快步走去学院。那正是二月最阴冷的时候,延大墓地的栅栏通往学校的路正顶着西北风。这在平时层层包裹的我还是可以忍受的,路也不远。但我低估了安大略的风雪。 我的两条小腿只着了薄薄一层丝袜,尼大衣的下摆远远遮不住。走出三十米,我的小腿已经没有知觉。我开始试着小跑,但使不上力气。那一刻觉得如果再走下去,就会摔倒,从没有那么的僵冷。我担心会迟到,竭力继续走,风翻卷着雪粒打过来,在耳边呼啸,刀锋似的利。我的小腿开始泛出青色。脸和头也发麻发木。

我想不行了。我已经走了一半。退回去当然不是选择。决定避一避。右边是大墓地,完全没有房屋。左边是公路。车流飞速移动。唯一可以停留的是公路对面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厅。走过去是半回头路,但那是我可以坚持的极限。我努力的移过去。车流因为我的决定不得不停下为我让路,虽然惹人诧异,但由於小城淳厚的民风却无人鸣笛抱怨。 推开门进去的一瞬间,仿佛是泡进夏季的海水里,来自前生的记忆。

这时候才有了疲累和恐惧。我不知道有没有勇气再出去。隔着大玻璃窗,透过风雪,隐隐的看到了学院的红砖建筑一角,仿佛隔着一生一世那么远。 我想我可以 不去了。去也没用。我没有准备,资历也不够。不过是一次练习罢了。但不甘心。学院里竞争激烈,拿到一次面试实属不易。而我又确实需要工作。就这样内心交战。一瞬间,想自己为什么要受这个苦和压力,为什么不能退一步。不去见他又怎么样。赴美之后一直兴奋憧憬,这时才感到深深的无助。眼泪涌入眼眶。我忍着不让它流下来。那样会太凉。

小腿慢慢恢复了知觉,身体也暖过来了。看看表,我剩下八分钟。我已经走了一半了,再走一半就到了。象一切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我又有了精神。风依然在呼啸。我告诉自己走到学院的楼里就可以喝到热咖啡。看看自己,衣着整齐,聪敏可爱(此时不打气,更待何时),英语流畅,说不定人家就会欣赏我,上天给的机会错过会遭惩罚的。辞职赴美是我自己的选择,第一次的小考验就退缩也太过分了。我深吸一口气,推门冲回风雪里去。

进到CAREER OFFICE, 放下大衣,旋即到面试室外面的沙发上坐好。觉得很温暖,放心。脑海里一片宁静。不去想过往的经历,学历,不去想该如何应对。我只知道我没有放弃,我来面对我的第一次面试,一次完全不预知的考验。顶风冒寒,来面对一次很大可能的失败,但我来了,甚至没有迟到。我的脸颊因为从风雪里突转到温暖的室内而份外红润。

门开了,一个金发的男子对我微笑,我伸出依然冰冷的手握住他伸出的温暖的手。
“你好,我是维安,很高兴见到你”“ 罗切斯特真冷,不是吗” 他善意的含喧。“听说这儿有美丽的夏天”我报以微笑。

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谈话。我们讲到北京,我的大学学习和纽约。窗外的风雪渐渐平息,仿佛刚才的肆虐,只不过是上天的一个玩笑。

那一次,我没有拿到第二轮的通知,但 那是一切的开始。

<二>

那一天虽然是尽力了,但那么狼狈总归是自己的错。 我发誓再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所有的面试都要提前准备好。

那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面试的发挥, 而是如何让人凭着一纸简历来给予你面试的机会。
所有商学院的CAREER OFFICE 都会负责帮新生修改简历,提供意见。 我在经过几轮被帮助之后也有了一份看上去还象样的简历。准备凭着它去创天下。

我那时虽然读了美国最好的商学远之一, 对于未来的打算还是很模糊。那时大陆的GMAT考试还没有大行其道,美国的商学院还因它的昂贵学费而被视为畏途。 学院里也没有充斥昂头挺胸,目光灼灼的中国大陆学生,一律向投资银行看齐。我们作为先行者仍然是在努力确定可能的选择以及努力的方向。

但是来面试的公司往往各有侧重,金融,市场营销,或公司财务会计。一般认为成功的简历应该是突出个人的兴趣,经历和长处的。 这对于有过很多工作经验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来说自然不是问题。但对于我这种仍处于盲目状态 的人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又天生一股崇尚清高的脾气,绝不因为某项专业挣钱多或容易找工作就立即趋之若箢,非要先找到一个感觉。

金融和会计因此一直不能吸引我,前者似乎距离金钱太近(这实在不是坏事,但那时太浪漫,不务实),后者太枯燥乏味。 我最喜欢的课程是生产流程管理。 如何规划,配置生产资源,达到最大效率。那是实实在在可以对社会经济的进步起到推进作用的。可我知道做这一行机会太有限,太辛苦,也太不实际了。市场营销和拓展以及咨询因为更多需要创新和思考,也是让我感兴趣的一个专业。但外国人在美国要进入这一行倒比金融还要困难--文化的差异造成很自然的障碍。

另一方面,我不象南美或台湾同学一样来念商学院是为了家族生意或仅仅镀金,往往带着丰足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毋须为找工作而紧张。 我毕竟还是要为衣食,学费担忧。

所以,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妥协的结果是准备了两个版本的简历。分别面向金融和市场咨询。经历和学历相同,但对于本人的兴趣和长处则突现两种不同的侧重。这个自以为聪明,一石两鸟的做法, 给我带来了不大不小,啼笑皆非的麻烦。

首先,关于未来和兴趣不得不准备两套说辞,根据面试的公司和部门,灵活运用。另外,因为有两个版本,发给不同的职位时不得不花额外的精力去确保发出的是相关的版本。而面试不同的工作的时候又要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挥。这实在是一门艺术。

起初使用这个广撒网的战略颇奏效,面试机会立即增加。我也仿佛成了双面人,一会儿表现出对华尔街雄心勃勃,一会儿又展示对麦迪逊广告行销的热情追踪。 这种双重商格的游戏虽然为我带来了机会,却似乎并没有很快带来 结果。我可能还会执迷不悟,如果不是因为那次让我至今想起还要哭笑不得的经历。

话说这一天又在CAREER OFFICE 的墙上看到面试通知,是与一家全球数一数二的饮料公司的人事部。 他们的市场营销战术是教科书里的经典。面试通知上讲到他们招实习MBA 参加专为MBA 设计的全球培训计划。 那一阵正逢期中考试,又要做系里兼职,忙得昏天黑地。 对公司要求没仔细研究,双重战略也未免控制有失严谨, 先入为主的认为这是展示营销热情的战机,就往那边放心大胆的准备去了。

面试的那一天,精神抖擞,打扮的庄重又不失活泼(行销的人会喜欢),早早等在外面。 脑子里默念一下准备好的关于最近该公司经营状况,行销战略的理解。快到时间了,门打开,美国同学杰克走了出来,冲我挤挤眼。我顿时大吃一惊,因为记得他是财务管理的背景,为什么会在这里。 没有时间细问了,那门里的男子已经在对我点头微笑。 我只好抖擞精神走了进去,见机\行事吧。

面试的是一个话不太多但很和气的中年男子。一贯的寒喧之后,他开始切入正题。问我为什么对他们公司感兴趣。我谈起他们在行销方面的传奇历史,表示自己如果有机会为该公司服务,肯定可以跟最有创建的人共事。我有意降低了语气中激昂的成分,希望听起来恳切却大而化之,以备应变。

我注意到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在低头看面前我的一份简历。因为杰克的出现,我没有把握他们是在招全才还是偏重行销或最坏的结果--偏重财务。我必须在下一个更具体的问题提出之前搞清楚。直接问等于是暴露自己的不肯定。我一边继续发挥为何热爱他们公司,一边趁他低头时伸长了脖子想看到他面前的简历是我的哪个版本,以便决定。我要尽力保证语素平稳,动作隐蔽。可要不着痕迹的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也好象意识到我有些心神不定,索性坐直了正视着我。我只好放弃我的企图。

我决定干脆孤注一掷,继续我准备好的说辞。至少那是非常漂亮的说辞,而到一个以行销著名的公司去做财务,也太不带劲了。

结下来的问题是我对自己强项的评估。 我自然的提到诸如有战略性思维,对于开拓市场,促进行销有很深的理解和热情以及很强的交流表达能力。 对方目光闪烁,等我说完之后,微笑着说:你的简历上列举的你的强项是对数字的感觉很好,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重视。认为公司的健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好的财务政策而非一味扩大经营。 这好象跟你现在表达的兴趣不太一样。

我在心里做了一个表示我就知道事情不对的鬼脸给自己看。 正色道:我的简历上所表达是我的另一个方面。我觉的一个真正优秀的商场精英应该是具有全面的眼光和考量,对市场和财务政策都有相当的认识,这样才可已做出顾全大局的决定。 他点点头,说我们的全球培训计划正是要为将来培养这样的高级人才。但是现在的起点是从财务管理部门做起,如果以后有兴趣,可以转到到行销部门(ROTATE)。 我感觉你可能更适合于也更有兴趣从行销做起。他等着我的回答。
我当然 也可以乘此机会展露我的金融财务一面,转变稍显僵硬,但有可为。我凝视着他的蓝眼睛,在那里看到的是一片认真和期待。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不懂得东方实用主义的人,我希望自己的眼睛也显露同一种坦诚和单纯。我说:是的,虽然这很遗憾,因为我珍视为贵公司工作的机会,但我确实更喜欢很快的面临市场行销的挑战。

他赞许的笑了,“我没有把握我们的市场部门是否来贵校面试,但我会把你的简历转给他们。 你有激情,反应很快”。我不知道这是否语带双关。我们的谈话继续下去了,下一个面试的时间还没到,他似乎很乐于继续我们的对话。当他问倒我在商学院最喜欢的课程时,我说是流程管理。他笑说,哈,既不是财务,也不是行销。我说,不错,可惜我们并不是总能做我们最喜欢的事情。他的表情告诉我对此他同意得不能再同意了。

走出面试室,我觉得分外的轻松。想到我试图在交谈中偷看简历的一幕禁不住笑出声来。那场景不亚于最幽默的喜剧片,可这是真正的人生。我同时明白了对于我不喜欢的东西我是不能也不愿再伪装下去了。 不仅是为了避免此类的尴尬,也是为了能够真正的付出激情去追求自己相信的东西。当然,这是不彻底的追求,是在现实的框架之内的,下次市场部门的人问我:你最喜欢什么课时,我将要大声说出的是市场行销战略,而不是流程管理。毕竟在现实的商场和生活面前上,我还是要先做一个成功的独立女性。然后去探求和回应心灵更深刻的寻求,那对大多数追求它的人来说是一种奢侈品。

我把所有金融财务版本的简历都丢掉或从电脑中删除,也从我的感情记忆里删除。依然欣赏学校里几个大牌金融教授的风采,但知道在这个以金融闻名的学院里我已经选择了去做少数派。 仿佛终于走出了一个三角恋爱的阴影,决定离开那个为大家看好但自己不爱的人,去追寻一个不安份的浪子,带点苦涩但更多憧憬。

<三>

就是那么跌跌撞撞的一路走来,居然拿到在施乐做兼职的工作。 有了它,不仅经济危机立即得到缓解,简历上也立见丰富,美国的工作经验不再是一片空白。在这里我也遇到了迄今为止最善良和蔼的老板和同事。 小城里人情淳厚,与日后的纽约毕竟不同,虽然后者的富丽繁华确实激动人心。

进入第二年,真正的考验来临--寻找毕业之后的全职工作。在经历了数次愉快却不成功的初轮面试之后,我的一个好友兼同学决定帮我找出原因。他帮我作了一个面试模拟(MOCK)。结论是我象典型的文科生,虽然聪敏,幽默,令人愉快,但对于各个问题的回答太松散,缺乏严密组织和框架。 让人对于我的 兴趣重心无从把握。 商场如战场,他们不仅需要你聪明,更需要发现你的专长和围绕这个做出的努力。 这位好友直言不讳,我虽然觉得逆耳,却知道这确实是问题所在。这个朋友指导了好几位同学,针砭不同,却全都立竿见影。他后来也如愿以偿进入麦金 锡,帮大企业扭转劣势,优化组合。 其实早在 那时便已开始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牛刀小试, 至今想来心头仍是一片温馨。

内在问题解决了,外在形像是否还能增强呢。终于决定带隐形眼睛。以前面试为形像考虑大多不带眼镜,看对方总有些模模糊糊,眼神交流可能大打折扣。 换上隐形,便可巧笑流盼,看透面试者脸部每一条肌肉的移动,以策万全。

这一日,接到中部一个大公司第二轮面试的通知,欣欣然登机前往。同一天面试的另有一个罗马尼亚女孩,是那种绝色美丽的西方金发碧眼女孩。 我自估也就是中人之姿,偏清纯可爱一类。心想幸亏这不是选美比赛。按照发给我的日程表与几个人做半小时的交谈之后,最关键的面试就开始了。这是与三个面试者同时面谈,对方提出各种问题,要求立即作答。 一个矮胖和蔼的印度人(N)和一个干瘦的美国白人(B)远远坐在会议室长桌一端,我被放在另一端,仿佛被审问的角色。 刚坐定,我就被告知原定的第三人无法出席。 我的心一沉。 问题开始了,我沉着应对。 两人脸上开始挂出鼓励的微笑,让我微感放松和自信。在迅速做出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之后,白人B说这是最后一问,你如何预测下一年公司在全球的营业收入。我大脑飞速运行,稍后抛出三条方法,并各陈述利弊。还自作聪明的开了一个小玩笑作为第四种备用方式。我话音刚落,只见他们俩迅速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和微笑,然后转向我说谢谢你的时间, 面试结束了。这个细节被我完全看在眼里,虽没有十分把握,却觉得我应该是过关了。

在那之后我又被邀请飞到另外一个城市去面试一家银行,到美国后第一次坐飞机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享受重要人物(VIP)待遇,感觉商学院昂贵学费的回报时刻快要来临。

两个星期之后,我同时收到了两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五个月之后,那个矮胖印度人成了我的老板。 我从寒冷的北国飞到温暖的南方,开始了我的商场职业生涯。

5 comments:

Albatross said...

great story. it should be published. i'm sure there'll be Chinese magazine interested.

ku E said...

auwww... i dun understand a single word huhu...

chinadoll said...

Viv , did you write this ? I enjoy it very much .....you should get it pulished ....

NYE said...

Chinadoll, welcome back. Yes, this is me. This is my experience. ;-)

chinadoll said...

决定离开那个为大家看好但自己不爱的人,去追寻一个不安份的浪子,
;-)
I really admire you for " You listen to your heart "